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图(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)

jk 236次浏览

最佳答案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 唐朝科举制度的形成(公元618年-907年) 唐朝初期,科举制度并没有完全形成,只是通过“明经会试”选拔官员。后来,武则天在位时期,推行了选贤任能的政策,加强...

中国科举制度的演变历程

唐朝科举制度的形成(公元618年-907年)

唐朝初期,科举制度并没有完全形成,只是通过“明经会试”选拔官员。后来,武则天在位时期,推行了选贤任能的政策,加强了科举制度的发展,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的程序和范围,开始逐渐形成了科举制度的雏形。唐朝中期,科举制度得到巩固和完善,科举考试分为省试、殿试、谈笑大会等,涵盖面更广,选拔出了许多贤能之士。

宋朝科举制度的兴盛(公元960年-1279年)

宋朝科举制度发展到了巅峰。考试范围更广,科目也更加齐全,包括了经义、史学、子部、集部、经部等。并根据考试原则,删减了奢侈的仪仗,使科场更加公正公平。被称为“乡试进士,省试贡士,殿试进士”的科举考试制度,成为了中国教育史和人才选用制度史上的独特篇章。

明朝科举制度的走下坡路(公元1368年-1644年)

明朝科举制度在前朝的基础上发展并进行了一些改革,但由于一系列原因,例如阶级观念、朝堂政治、党派斗争等的影响,科举制度的公正性和选拔人才的功效渐渐丧失。顶峰时期,全国每年有30余万人参加乡试,而到明朝后期,参加乡试的数量却下降到了四万多人。此外,反复更替的朝政,也让科举制度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优越性和含义。

总结来说,随着历史的发展,科举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和演化。它的兴起和发展,不仅仅是中国封建王朝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,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古老而深刻的文化传统,搭建起了思想和人才交流的重要平台。